痣:從成因到病變
痣的產生與類型
痣,正式名稱為黑色素細胞痣,是由黑色素細胞聚集而成的皮膚良性腫瘤。不同於黑色素痣,一般痣大都為良性,其形成主要是受遺傳或後天因素影響。後天因素包括日曬、免疫抑制以及懷孕或青春期等荷爾蒙波動。
人體的痣分為先天痣和後天痣。先天痣較為罕見,只有約 1% 的嬰兒出生時具有。而後天痣通常出現在青春期,30 歲後長出新痣的機率則會逐漸降低。
診別良惡性痣
在一般狀況下,痣都是良性的。但有部分痣可能發生病變,轉變成惡性黑色素瘤,這是一種高度惡性的皮膚癌。


為了辨別痣的良惡性,可以用「ABCDE」口訣,即:
- Asymmetry(不對稱):痣兩邊形狀不一致。
- Border(邊界):痣邊緣不規則或模糊。
- Color(顏色):痣顏色不均勻,可能包含褐色、黑色、紅色或藍色。
- Diameter(直徑):痣直徑超過 6 毫米。
- Evolving(變化):痣的大小、形狀或顏色發生變化。
黑色素瘤的症狀
黑色素瘤的症狀包括:
- 痣的外觀發生「ABCDE」變化。
- 痣流血、疼痛或搔癢。
- 痣周圍皮膚顏色改變。
如果痣有上述症狀,應立即就醫檢查。
痣與身體健康
全身痣的數量與罹患黑色素瘤的機率有關。研究顯示,全身痣數超過 100 顆者,罹癌機率較只有 25 顆者高出 3 至 4 倍。
亞洲人惡性黑色素瘤好發部位為腳掌、手掌、手指、腳趾和指甲周圍,稱為惡性肢端黑色素瘤。這類黑色素瘤的惡性度較高,應特別留意。
另外,痣也可能需與其他皮膚惡性腫瘤,如基底細胞癌鑑別診斷。
痣的處理
大多數痣不需要治療。但基於美觀或疑似病變時,可以考慮處理。處理方法包括:
- 電燒切除:使用電流燒灼痣處。
- 雷射治療:利用雷射光束照射痣處,破壞痣的結構。
- 手術切除:直接將痣切除。
對於先天性黑色素痣,建議盡早切除,以避免病變。
痣是常見的皮膚良性腫瘤,一般無需過度擔心,但仍要注意是否有病變徵兆。若發現痣有異樣變化,應及早就醫檢查。
身體長痣的原因
簡介
身體長痣是常見的現象,通常無害。然而,瞭解痣形成的潛在原因可以幫助我們識別和監控潛在有問題的痣。
痣的形成
痣是由稱為黑素細胞的細胞聚集形成的。黑素細胞產生黑色素,黑色素負責皮膚、眼睛和頭髮的顏色。當黑素細胞局部 تجمع時,就會形成痣。
身體長痣的原因
身體長痣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:
- 遺傳因素:遺傳在痣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。某些基因突變與痣的數量和位置有關。
- 紫外線曝曬:陽光中的紫外線會損害 DNA,並導致黑素細胞過度生長,形成痣。
- 荷爾蒙變化:懷孕、青春期和更年期等荷爾蒙變化會刺激黑素細胞分泌,導致痣的形成。
- 摩擦:衣服或飾品與皮膚的摩擦會刺激黑素細胞,導致痣的形成。
- 某些藥物:某些藥物(例如避孕藥)會增加痣的風險。
痣的類型
以下是常見的痣類型:
痣的類型 | 外觀 | 特徵 |
---|---|---|
交界痣 | 平坦或略微凸起,邊界清晰 | 出現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 |
複合痣 | 部分交界性,部分皮內性 | 邊界模糊,顏色不均 |
皮內痣 | 凸起、圓形,邊界清晰 | 出現在中年及老年時期 |
藍痣 | 深藍色或黑色 | 通常小而圓 |
巨大痣 | 大於 20 毫米 | 可能與皮膚癌風險增加有關 |
何時需要就醫
雖然大多數痣是無害的,但某些跡象可能表明需要就醫:
- 變化:痣的形狀、大小、顏色或邊界有明顯變化。
- 發癢或出血:痣出現發癢、出血或疼痛。
- 新痣:成年後出現新的痣。
- 家族史:有皮膚癌家族史。
結論
延伸閲讀…
「美人痣」不是天生的?六大原因會令人長痣:情緒
【小學堂】為什麼皮膚會長出黑黑的『痣』?
瞭解身體長痣的原因可以幫助我們識別和監控潛在有問題的痣。如果痣出現任何變化或令人擔心的跡象,請務必諮詢皮膚科醫生。通過定期檢查和適當的治療,我們可以將痣的風險降至最低並維持健康的皮膚。